寫在前頭:所有內容皆為新手母親的真實購物經驗分享,各位媽媽放心取用喔!

自己已經是兩個小孩的媽,當初買這些嬰兒用品真的是忙得昏天暗地,我跟我先生看了很多文章

才知道挑選嬰兒用品真的非常不簡單,所以整理出以下選擇產品的懶人包,讓大家可以很快上手,主要還是給新手媽媽們提供一點購物思路,畢竟自己也是從那個階段過來的,知道養小孩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啊!

過去我都會在很多網站上亂逛,但是這麼長時間下來挑挑揀揀的,最後發現一站式購買最省時間,不然過去一直鬼打牆,連我先生都看到眼花

但是酷咕鴨這個品牌,把很多用品都彙整好了,配合精美的圖片說明,就可以找到適合小朋友的用品,我真心大推,有不少寶藏級的東西我一直在重複購買,給媽媽們總結一下可以當做參考哈~

我特別彙整出三種最重要的嬰兒用品選購懶人包,掌握住這些原則,就萬事OK啦,話不多說,正片開始!

如何選購安全嬰兒食品

1.仔細閱讀包裝上的成分說明

包裝上的說明可以讓我們瞭解食品所含的成分,媽媽要仔細閱讀,可以購買那些純水果或者純蔬菜含量的食品。這樣不只寶寶吃得飽,又能補充豐富的營養,還能避免澱粉的過量攝入。

2.購買時一定要注意食品保存期限

看清楚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存期限。也要檢查一下,包裝紙是否有開口漏氣等情況。對於家裡存放的食品,媽媽一定要常常檢查一下日期,看看是否過期,過期的食品及時扔掉。

3.嬰幼兒不宜吃哪些食品?

A.油炸食物:油條、油餅等,這類食物不僅難以消化,而且它們經過油炸以後,營養流失大半,常吃此類食物對寶寶的健康是有害的。

B.堅果類食物:花生、瓜子及堅果類食品,脂肪含量高,外表堅硬,東西又小,稍不注意寶寶就會吞下,卡著喉嚨,引發生命危險。

C.刺激性或含咖啡因的食物:比如酒類、濃茶、咖啡、辛辣等食物。有些爸媽喜歡用筷子沾酒給寶寶舔,長此以往會使寶寶有酒癮,而且對寶寶的神經系統發育很不利。

D.罐頭食物:這類食物多含有防腐劑、添加劑等各種人工色素,常吃對身體非常有害。

在酷咕鴨的賣場上,我個人就非常大推這三款食品

100%都是使用臺灣優質鮮米,而且無農藥,無防腐劑,無化肥,無鹽,無調味料,無糖,對於寶寶來說是最好吸收的好產品

而且即開即食,省去下廚的時間,對於現在忙碌的上班族媽媽來說,簡直是救星,我自己也回購好幾次,真心大推薦!!!

-----------------------------------------------------------------------------------------

童裝選擇挑面料

純棉:尤其是小孩子貼身所穿的,那麼選擇純棉是對於小寶寶是最好的,此類的面料吸濕性強,染色性能好,手感柔軟,穿著舒適,不會產生靜電、透氣性良好、防敏感、外觀樸素、堅牢耐用、容易清洗。

全棉絲光面料:此類面料棉織物經過了高濃度燒鹼(毛)處理後,手感滑爽、顏色鮮豔、有絲般光澤、穿著舒適。

T/C面料(滌綸/棉):這種面料我們也不少見,它是採用細旦或超細旦聚醋纖維與高支精梳棉(40支、60支、80支等)交織而成,面料手感挺括、爽滑、色澤鮮豔。有身骨富有彈性,吸濕透氣性好表面光潔,最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防雨水功能。

毛滌織物:指用羊毛和滌綸混紡紗線製成的織物。毛滌混紡的常用比例是45:55,既可保持羊毛的優點,又能發揮滌綸的長處,羊毛與滌綸混紡,質地輕薄、折皺回復性能好。堅固耐磨、易洗快乾、尺寸穩定、褶襇持久。

小提醒:兒童服裝宜優先選用純天然織物,如棉、麻、絲,特別是純棉面料,是童裝面料首選。

童裝選擇看年齡

嬰兒裝:指周歲以內的娃娃的服裝,嬰兒易出汗,愛撒尿,因此選擇嬰兒服和尿布應挑選純棉織物,款式越簡單越好,便於穿脫和換紙尿褲。

幼兒裝:1-5歲幼兒的特點是腦袋大、脖頸短、腹部圓鼓突出,流行活潑好動,因此衣服領口要尺寸大些。到了幼兒後期,孩子愛跑愛跳,為便於孩子學會自己穿脫,上下裝可選購組合式,開口放在前面。

我個人是非常大推酷咕鴨的相關嬰兒服飾,我為了挑選寶寶的衣服,真的拜訪過很多嬰兒用品店,實際去摸它的材質,但是唯獨酷咕鴨的材質讓我最有感。

尤其我家寶寶穿的肚衣,越洗越好穿,寶寶穿在身上也不會影響活動能力

而且官網還細心將尺寸分成3個月,6個月,12個月,所以依照小朋友現在的年齡來做挑選,就不會買錯了。

寶寶沐浴用品怎麼選

看成分:添加劑越少越好。嬰幼兒皮膚細嫩,易受外來刺激性及有毒物質的損傷。應選擇溫和、天然的產品,添加劑越少越好。

看功效:針對皮膚問題選擇產品。針對寶寶皮膚的具體特點,選擇具有對應功效的洗護用品方能事半功倍。

看特徵:液體稀、泡沫少、洗後滑。嬰兒洗護用品比成人的質地要稀、泡沫少,才能更放心;洗後滑滑的,而不是乾澀的感覺。

我個人對於沐浴用品真的非常挑,畢竟那是每一天都會用到的,我自己曾經買過品質不好的肥皂,洗完身上感覺就是黏黏的不舒服,連我這樣的大人都覺得不妥,何況是小孩子

酷咕鴨的沐浴系列,我自己試用過,真心大推啊!!!!!

我覺得一般外面賣場買的大人用的沐浴乳都沒這麼好用

尤其是酷咕鴨洗起來,泡泡很綿密,而且很好沖洗,洗完身上不會有那種黏膩感,寶寶在洗澡的時候也很開心,我還拍了很多他玩水的照片,真的很可愛啊!!!!!!

我個人覺得剛出生的小嬰兒基本上是個一天到晚只知道睡覺的小生命。他(她)對周圍發生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除了用啼哭向照顧他(她)的爸爸媽媽提出要求以外,很難有肢體動作的表達。面對著躺在繈褓中的“小寶貝”,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該如何去照顧好他?

每一個寶寶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照顧好新生兒是一門學問,除關注他的吃、穿著、睡、清潔外,很有很多細節需要新手爸爸媽媽們倍加注意。我自己也整理出這些資訊供大家參考。

照顧初生嬰兒?做到“一堅持、三多、三勤、四不要”

父母在照顧新生兒寶寶的時候,在養育要點上要做好哪些細節呢?做到“一堅持、三多、三勤、四不要”,娃睡得香長得好。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如何去做好每一個細節。

一堅持: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是新生兒最理想、最適宜的天然食物。母乳含有豐富的營養,包括大量優質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脂肪、礦物質、維生素及大量天然抗體

這些都是對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很有益處。建議每個有條件的媽媽,都堅持母乳餵養。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前六個月寶寶要純母乳餵養。

新生兒期,按時哺乳,只要寶寶想吃就給寶寶吃,在第一個月基本是1-2小時餵奶一次,滿月後,餵奶間隔可以逐漸拉長到3-4小時。

新生兒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母乳,會睡覺安穩,醒的時候比較安靜愉快,體重能按規律增長。

三多:多睡覺、多撫摸、多曬太陽

【多睡覺】

在民間有種說法:“新生兒是在睡眠中長大的。”這是因為新生兒每天有18~22小時在睡眠中,只有短時間清醒。新生兒在睡眠時會分泌生長激素

對於寶寶生長發育是很有好處的。因此,睡眠是評價新生兒生活是否規律的重要指標,新生兒能否睡得安穩,對其健康成長是至關重要的。

父母要儘量讓新生兒寶寶多睡,別太長時間逗寶寶玩。為了保證新生兒寶寶的睡眠時間,爸爸媽媽要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

當寶寶睏了的時候,父母可以把寶寶放到床上,輕輕地拍拍他的肩部,或者將寶寶的單側或雙側手臂按在他的胸前,保持在子宮內的姿勢,讓他產生安全感,就會很快入睡。

【多撫摸】

給新生兒做撫摸,可以增強媽媽與寶寶之間的親密接觸,增加寶寶的免疫力,促進寶寶的智力發展,並安定寶寶的情緒。那麼,具體如何給新生兒寶寶做撫摸呢?具體看以下:

①撫摸準備
首先把室溫調節到22~26℃,準備好毛巾、尿布、替換的衣物、嬰兒潤膚油。媽媽給寶寶做撫摸的時候,要洗淨雙手,用嬰兒潤膚油搽於手掌搓熱,放些輕柔的音樂,邊和寶寶說話,邊做撫摸。

②撫摸的時間
撫摸的時間每日 1~3次,從每次5分鐘,漸增到每次15分鐘。洗完澡後、兩次進食中間或者寶寶情緒穩定的時候都比較適合進行撫摸。

③給寶寶做撫摸需要注意事項
寶寶在過餓、過飽、過度疲勞的時候不要做撫摸。給寶寶做撫摸的時候,媽媽的力度要根據寶寶感受調整,力度適中,不能太用力。

雙手捧起寶寶頭部時,要注意寶寶的脊柱和頸部的安全。在撫摸的過程中,要注意手法,始終保持一隻手與寶寶肌膚接觸,邊和寶寶說話,與寶寶保持身體的接觸和情感的交流。

【多曬太陽】

寶寶出生3周左右,可以抱著寶寶在陽臺上曬曬太陽。曬太陽能幫助寶寶補充維生素D,進而促進體內鈣的吸收,同時也可以加快寶寶皮膚和全身的新陳代謝。

因此,父母有必要讓寶寶多曬曬太陽。那麼,如何帶小寶寶正確曬太陽呢?

不要直接照射寶寶的頭和臉。冬天曬太陽的時間以早上9~11點,下午3~4點為宜。夏天最好在上午10點以前或下午4點以後。最初2~3天,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分~10分鐘;然後可以逐漸增加曬的時間和範圍,時間約為15~20分鐘。曬太陽時,若寶寶出現不適,要馬上停止。

三勤:勤洗澡、勤換尿布、勤剪指甲

【勤洗澡】

洗澡不僅可以清潔皮膚,還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對寶寶的生長發育非常有利。每天給寶寶洗澡,季節不同每天洗澡的次數也不同。夏天,可以每天給寶寶洗1~2次,冬天可以每週洗1~2次。給寶寶洗澡的時候,要注意室溫和水溫,室溫保持在24℃~28℃,水溫為37℃~38℃比較適宜。

【勤換尿布】

新生兒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如果被含有酸鹼性的大小便刺激後,很容易出現“紅屁屁”。母乳充足的情況下,新生兒每天的小便在6次以上。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每天大便5~6次,奶粉餵養的寶寶,每天大便1~2次。

父母要勤給寶寶換尿布,每次大便後,用溫水擦洗寶寶的“小屁屁”,以保證新生兒舒適、乾淨,遠離“紅屁屁”。

【勤剪指甲】

經常有新手媽媽說,寶寶指甲太長,很容易不小心抓傷自己。確實,新生兒指甲長得很快,爸媽要把寶寶的指甲修剪得短而光滑,以免他抓傷自己。

在最初幾周,每週要修剪兩次。那麼,怎麼樣給小寶寶修剪指甲呢?我個人經驗,最好選擇在寶寶洗完澡後,安靜地躺在床上熟睡的時候。

我們給寶寶剪指甲的時候,要選擇嬰兒專用指甲剪。因為嬰兒專用指甲剪都是經過特殊設計,比較適合寶寶的指甲形狀以及大小。

四不要:不要捂熱、不要碰撞囟門、不要讓肚臍沾水、不要親吻

【不要捂熱】

經常有家長擔心新生兒寶寶會受涼,給寶寶穿厚厚的衣服,蓋厚厚的被子。寶寶適當保暖是必要的,但不要過度保暖或捂悶過久,否則很容易發生新生兒捂熱綜合癥。

父母應該給寶寶正確保暖,如通過調節室溫給寶寶保暖,同時,在任何時候都要保證新生兒能呼吸到新鮮空氣。

【不要碰撞囟門】

新生兒的囟門是寶寶最敏感又“嬌氣”的地方。新生兒的前囟門最弱,沒有骨片的保護,而大腦組織就在正下面。所以,寶寶的囟門千萬不能隨便摸。 更不能用力壓或碰撞,否則有可能會對大腦造成損傷。

【不要讓肚臍沾水】

新生兒臍帶未脫落前,要保證臍帶及根部乾燥,不要沾到水。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濕到臍部創面。

寶寶洗澡後,要用潔淨的柔軟純棉毛巾輕輕將臍帶周圍皮膚沾乾,然後用濕紙巾給臍帶及根部皮膚消毒。

【不要親吻寶寶】

很多新手父母,第一次當爸爸媽媽,看到自己可愛的小天使,都會忍不住用嘴去親吻寶寶的臉或嘴。

對寶寶表達愛意有很多方法,對新生兒寶寶來說,千萬別用親吻的方法。這是因為在親吻寶寶時,父母很可能把自己口腔裡帶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經呼吸道傳播的病毒、病菌傳給寶寶。

這些都是我自己照顧小朋友的心得,只要新手父母做好這方方面面的細節,選對適合的嬰兒產品,小朋友就可以健健康康的長大喔。

母嬰用品推薦如下



KUIND11VR515VD5155E

2022新生兒禮物新竹汽車座椅經過十個月的漫長等待,孕媽媽終於卸貨了,雖然有點貨不對板,但總歸還是高興的,畢竟已經有了十個月的感情,不能因為寶寶長得醜就消耗掉了。但喜歡歸喜歡,面對這麼一個軟綿綿的小傢伙,總感覺無從下手。那照顧新生兒到底有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

新生兒就是從出生到28天的小寶寶,這個階段的小寶寶真的是嬌嫩無比,怎麼看怎麼喜歡,但越喜歡越怕照顧不好他,真是太難了。 彰化奶嘴婦幼用品推薦

其實我們可以從寶寶的吃喝拉撒和日常護理入手,這畢竟是每天都需要面對的事情。 苗栗嬰兒寢具嬰兒用品推薦

先說寶寶吃喝方面
吃奶

基隆PP奶瓶嬰兒禮盒推薦關於吃的方面似乎沒有什麼懸念,一般就是母乳餵養和人工餵養,雖然更多的寶媽都會選擇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

①新生兒的胃非常小,在出生笫1天的時候就像一顆葡萄大小,只能裝5~7ml左右的奶水;到了第3天左右就變成核桃大小了,這時候每次可以裝二十多毫升的奶水了;到寶寶出生一周時,每次可以吃到45~60ml的奶水;寶寶滿月時每次大約可以吃到60~90ml。

所以,媽媽需要少量多次地給寶寶餵奶,寶寶的胃大約兩個小時左右排空一次,也就是說,新媽媽需要兩個小時左右就給寶寶喂一次奶了,一般每天需要給寶寶喂10~12次奶。 2022新生兒禮物臺南奶嘴

②有些新生兒比較貪睡,肚子餓了也不願意起來吃奶,但是媽媽可不能由著他,如果新生兒太長時間不吃奶可能會因為血糖低而“暈”哦,所以如果超過四個小時沒吃奶,媽媽要把寶寶叫起來吃奶。

人工餵養: 2022新生兒禮物新北指甲剪

新北嬰兒抱巾嬰兒用品送禮推薦對於母乳來說,奶粉難消化些,需要多一點時間消化,也就是說在寶寶的胃裡停留的時間會長一些,所以一般三個小時左右喂一次就可以了。

但是剛出生那幾天的小嬰兒,畢竟胃還是太小了,所以最好還是兩個小時喂一次,過了幾天之後,如果寶寶睡得好吃得香就可以三個小時左右喂一次了。

注意,不管是奶粉寶寶還是母乳寶寶,吃奶之後都要給寶寶拍嗝,如果寶寶在吃奶的過程中睡著了,高雄嬰兒床嬰幼兒用品店推薦那就把寶寶斜著抱一下或者讓寶寶趴在爸爸媽媽的肩膀上,避免寶寶吐奶。 新北嬰兒遊戲床新手媽媽推薦

喝水

臺北無毒玩具嬰兒用品送禮推薦關於新生兒喝水,這一點似乎沒有什麼可討論的,不管是母乳寶寶還是奶粉寶寶(按正常比例沖奶),在正常情況下都不需要額外給寶寶喂水,因為這些奶水中已經含有足夠寶寶的水分了。

但是如果寶寶出現嘴唇乾、發熱、小便少又黃、全身比較黃、大便乾等情況,雲林料理器系列嬰兒用品送禮推薦說明寶寶身體處於缺水狀態,那就可以給寶寶喝點溫水,也不需要多,每次3--5毫升左右就足夠了。 屏東PP奶瓶母嬰品牌推薦

有天晚上燜米飯,水放少了,大米沒熟。正郁悶著,媽媽打電話過來,我隨口問了一句“怎么辦”。媽媽竟然有點兒興奮地說:“你用筷子在米飯上扎幾個小孔,水倒在孔里繼續蒸,一會兒就好了。”我半信半疑,照著去做。沒想到,用了這個小方法,米飯不夾生了。我歡喜地向媽媽匯報:“老媽,你太棒了!你拯救了我們的晚飯!”“我給你們做了20多年飯,這點兒常識還能不知道嗎!以后,不懂的地方就給我打電話。”說著,她哈哈地笑了起來,那爽朗的笑聲里是滿足和開心,仿佛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個教我一筆一畫寫字的媽媽,那個幫我穿衣服、系鞋帶的媽媽,那個睡前給我講大灰狼和小紅帽故事的媽媽,那個幫我輔導功課的媽媽,那個耐心解答我所有稀奇古怪問題的媽媽,那個小時候我覺得無所不能的,偉大的媽媽。 長大了懂事了,就覺得媽媽不再是那么厲害的人了。原來,她也只是個普通的大人而已。她沒什么錢,也沒什么事業,她并不是什么都懂,她會為了1塊錢和小販討價還價,她會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她會不知所措地哭,她會蓬頭垢面地做早飯,她甚至在歲月里變得越來越暗淡。她不會用電腦,她不會玩游戲、刷微博,她的思想跟不上潮流,她是個只知道柴米油鹽的家庭主婦,她不如長大的我們有本事。 說實話,我已經好久沒聽到媽媽用這樣有成就感的語調和我說話了。其實,每次回家或打電話,和老媽并沒有什么推心置腹的交流。媽媽的家長里短,我不愿聽;媽媽的嘮叨,我又不耐煩。委屈的事情不敢和她說,怕她擔心;工作的事情不想說,說了她也幫不上忙;感情的事情不愛說,說了怕被她教育;感興趣的事情不能說,說了她不一定關心。 媽媽的焦點永遠都是:有沒有吃好飯、睡好覺。那個人對你好不好。明天下雨,記得帶傘。工作不要太辛苦。媽媽的心意永遠都是:我不在身邊,你一定要學會好好地照顧自己。你過得好,我就放心了。 媽媽不了解娛樂新聞和流行趨勢,媽媽的價值觀還是老一套,媽媽提不出什么建設性的意見。所以,我不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和媽媽聊天談心,媽媽也經常會失落地說自己老了,沒什么用了。 可是,通過“米飯”事件,我漸漸地發現了能讓媽媽變得快樂的秘密。去買菜,我打電話詢問:“媽媽,紅色的西紅柿和黃色的西紅柿哪個做湯好啊?”做飯,我向她請教:“老媽,土豆餅怎么煎來著?”還有諸如:“螃蟹怎么挑?”“醬油買哪個牌子的,衛生紙什么樣的實惠?”“有什么辦法可以把玻璃擦得更亮?”“綠蘿一天澆幾次水?” 我經常用這樣的方式騷擾老媽,每次她都會一邊耐心地教我,一邊高興地數落我:“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到現在還沒學會,還像個小孩一樣,得媽媽教你。” 回家的時候,我就賴著她,讓她教我一些她新學會的菜品和她的獨門手藝,那是在網絡和電視中永遠也學不到的媽媽的味道,像一種傳承。我真心覺得老媽好厲害。 漸漸的,媽媽的話多了,人也精神奕奕。以前,我想教她用微信和電腦,她不愿意學,說學會了也用不上。現在,媽媽比誰學得都積極,她說這樣可以在網上學些新菜譜,然后教我做,還可以和我隨時交流心得。媽媽的學習動力,是教我這個依然“笨手笨腳”、需要她在旁邊指點的女兒。 經常收到老媽的微信,有天氣預報,有她拍的美食和花花草草的圖片,有生活小竅門……忽然想起《布魯克林有棵樹》里那句很值得品味的話:“我想,被人需要和被人愛一樣好,或許更好呢。” 我愛媽媽,可是“我愛你”三個字,在深愛的人面前又是那么難以說出口。如果不好意思對媽媽說“我愛你”,那就像我一樣,經常去騷擾她吧,像小時候一樣,向媽媽問十萬個為什么,讓媽媽給你指導,被你需要。 讓媽媽覺得自己有用,可以為你做些小事情,讓媽媽給予你愛。她一定會很愿意,很開心,很滿足。 媽媽,是為了你可以放棄自尊的強大的存在,是代替神守護你的存在,是只叫一聲也能觸動心弦,力大無比的存在。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覺得喉間哽咽。媽媽,是最有力量的稱呼。 不管是小時候,還是現在,媽媽一直都沒有變,始終是那個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教給你的媽媽,是那個只要你需要就會為你付出一切的媽媽! 那句說不出口的“我愛你”,不妨換種表達方式。被你需要,就是媽媽存在的意義。 >>>更多美文:感悟生活

拌豆腐是一道簡單的菜,是那種簡單到極容易被人忘卻的菜。可能誰都吃過拌豆腐,但真的能記住,并念念不忘的人并不多,這也是怪事。惦記拌豆腐的人少,也許是因為它太普通了,但并不代表就沒人惦記,譬如我,對拌豆腐卻是情有獨鐘的。 拌豆腐簡單,不講究刀功,也無需考量火候,幾乎人人會做。想吃拌豆腐了,買一方新鮮的豆腐回來,切成小塊,加入想要拌的料,稍加點油鹽調味,也可以什么都不加,只是簡單地拌拌就行,各隨人意。 拌豆腐雖然簡單,并不是說一點也不講究,拌豆腐用的豆腐就得嫩一點。豆腐分南北,北方的豆腐老,南方的豆腐稍嫩,比南方豆腐稍嫩一點的是豆花,再嫩的就是豆腐腦了。拌豆腐要嫩一些才好,北方南方的豆腐都略嫌老了點,比南方的豆腐稍嫩一點的最好。要買這樣的豆腐也不難,早上,早點去菜市場,找剛出攤的豆腐攤子,才上架的豆腐從泡著的水桶里剛撈出來,還冒著熱氣呢,買回來準錯不了。我做拌豆腐,喜歡將一塊豆腐的上面和下面片去一層稍老的部分,只用中間稍嫩的一塊,拌出來,風味不錯。 人說豆腐有貴儉二德,不嫌葷,也不避素,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搭配。拌豆腐也不例外,是百搭菜,想吃的時候,隨時都能做。 春天拌豆腐,首選當然是香椿芽了。紫紅的香椿剛冒出一點芽,香椿的葉子還沒來得及舒展開來,清晨,掐一把帶露的香椿芽,聞著就噴香。回來用清水沖洗一下,放在開水里略燙一燙,紫紅的香椿芽就變成了深綠,椿香味也更濃了。燙好的香椿芽用少許細鹽略揉,再切成碎丁,與豆腐同拌。拌好后,淋一點芝麻油在上面。香椿拌豆腐,嘗一口,香滑脆嫩,用汪曾祺的話說,是“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春天,香椿好的時候,只是短短的幾天,香椿拌豆腐就很難得了。汪曾祺惦念此味,大概也有個中的原因吧。除了香椿拌豆腐,還有一味菜也差可比擬,雖然味道要遜色不少,那就是野蒜拌豆腐。野蒜拌豆腐宜用蒜白,可野蒜的香味又有點野性,不是人人喜歡的,而且野蒜拌豆腐就沒有那樣脆嫩的口感,只能說是慰情聊勝無了。 松花蛋拌豆腐,加一點醋更好,適宜邊拌邊吃,豆腐嫩,松花蛋也軟和,稍放一會兒,松花蛋就老了、硬了,說不清楚是什么原因。 夏天,吃松花蛋拌豆腐,能降火氣。而在夏天,我更喜歡用黃瓜拌豆腐。黃瓜削去皮,切成小指指甲般大小的方塊,略放一點細鹽,在豆腐里一拌,吃起來清淡脆嫩爽口,似乎更有味道。 可以拌豆腐的東西還很多。在屯溪高枧街上學的時候,窮得沒有菜票的日子,我就到學校門口買一塊豆腐回來,嘗試著用辣椒醬和榨菜拌豆腐,那實在是窮得沒辦法的時候想出來的辦法。高枧街在新安江邊,新安江水好,高枧街上幾家豆腐坊里的豆腐也很好。能吃上這樣的拌豆腐,也不能算是虧待了自己。 辣椒醬拌豆腐,多放點辣椒醬在里面,比只吃辣椒醬味道要沖淡不少,比白嘴吃豆腐又更有滋味,當時就覺得味道很好,很下飯,這大概也是彼時我所需要的吧。碎榨菜丁,咸咸脆脆的,和豆腐拌在一起,倒是很般配。更重要的是,這兩樣下飯菜都極便宜、易得。于我,是容易辦到的。 林斤瀾在《豆腐》一文里寫過這樣一段話:“豆腐可以粗吃。我在京西農村里,常見一位鋼廠工人下班回家,走過小店門口,見有豆腐,就要一雙筷子挑起一塊,連鹽面兒也不灑,白嘴白豆腐,幾嘴吧噠下去了。”這是林斤瀾見過的最豪放的豆腐吃家,連拌一下也不需要了。 豆腐粗吃,才有真味。拌豆腐,算是豆腐的粗吃吧。 >>>更多美文:抒情散文

你拉馬頭琴, 我吹金嗩吶, 你敲象腳鼓, 我彈冬不拉。 各地兒童同聲唱: 祝福祖國好媽媽。 >>>更多美文:少兒詩歌


彰化美耐皿餐具母嬰品牌推薦
新竹PP奶瓶新手媽媽推薦 南投料理器系列嬰兒用品推薦 雲林嬰兒牙刷嬰兒用品推薦屏東嬰兒毛巾母嬰用品品牌 台北固齒器婦幼用品推薦 桃園嬰兒牙刷新手媽媽推薦台中嬰兒床墊新手媽媽推薦 台東嬰兒帽子嬰兒禮盒推薦 高雄料理器系列嬰幼兒用品店推薦

arrow
arrow

    t14gm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